算力催生的新一轮产业浪潮之下,一些城市“赢家”开始浮现。
8月26日,景旺电子的AI算力与高端智能汽车高阶HDI扩产项目正式动工。该项目是今年国内最大的PCB行业增资扩产项目,总投资50亿元,落地在珠海。
近期,受算力产业和资本市场影响,PCB企业在二级市场火热。飙升的数字之外,相关企业投资布局动作不断加大,这也为地方构建新兴产业生态创造了良机。
珠海正是一个受益者。上述项目全部达产后,景旺电子在珠海的核心生产基地年总产值将有望突破100亿元。2024年景旺电子营收为126.6亿元,这也意味着其在珠海将再造一个“景旺电子”。
对珠海而言,一个新兴优势产业正随之崛起。珠海集聚PCB企业超百家,产值在广东排名第三,仅次于深圳、惠州,并且深圳PCB企业甚至AI与智能硬件企业“西迁”珠海的速度在加快。
产业高端化的期盼
近年,新能源汽车、5G、AI等产业蓬勃发展,成为PCB产业全面爆发的重要推力。从二级市场看,以PCB为代表的算力产业链大幅领涨,成为AI板块中的主线。
根Prismark预计,2025年全球PCB产业的产值将达786亿美元,并且高端产品的占比将持续提升,AI服务器、高性能计算将贡献核心增量。
PCB是电子工业的核心基础组件。当传统PCB市场竞争激烈且利润空间有限,而AI时代的到来又打开了新方向之时,几乎所有企业都正进行高端化突围,让其成为一个活跃产业。
行业人士认为,当前,新型PCB产品主要瞄准AI算力、汽车电子、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,并且与IC设计、封装、测试等产业链上下游形成联动集聚效应。
此次动工的景旺电子项目便是如此,扩产直指AI算力硬件需求,重点瞄准汽车电子与端侧应用,包括智能驾驶域控制器、车载雷达等高端汽车的HDI板。
这不是孤例,近期多家PCB上市企业宣布的扩产计划,均聚焦高速运算服务器、AI、智能驾驶及人形机器人需求等应用场景。例如,沪电股份43亿元AI芯片配套高端PCB项目已启动,奥士康拟发行10亿元可转债,用于肇庆基地高多层板及HDI板产能建设。
大手笔的投资背后,政府与企业有着一致的“高端化”期盼。
从珠海来看,虽然已集聚一定规模的PCB产业,但是主要集中于消费电子、通用服务器等中端领域,而在AI算力、智能汽车高端市场布局方面,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。
珠海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坦言,景旺电子此次聚焦高阶HDI等高端产品,直接切入全球紧缺的AI服务器PCB赛道,将推动珠海PCB技术从“中端制造”向“高端智造”跃升。
据悉,目前景旺珠海经开区基地已积累93项专利,800G光模块PCB等多项技术达“国际先进水平”,此次扩产将加速专利技术产业化,为珠海打造高端PCB生产基地提供核心支撑。
深企“西进”珠海
珠海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布局PCB产业,但存在感始终不算强。
一方面,过去珠海产业发展方向相对较多,PCB产业在其中并不突出;另一方面则是“风口”未至。
因此,当此次景旺电子项目消息传出,不少人赫然发现珠海是一个PCB产业“隐形”高地。
目前,珠海PCB链上企业174家,产值444亿,占全国15.2%、全球8.5%,年产量达2700万平方米,并形成了隐形冠军矩阵——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越亚、省级单项冠军方正,还集聚4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和4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这样的阵容,放诸全国并不多见。
珠海PCB产业的发展,受到明显的深圳产业溢出带动。近年来,除景旺电子之外,一批深圳PCB重点企业也先后在珠海布局生产基地,如崇达技术、兴森科技、深联电路、龙腾电路等。
例如,崇达技术早在2017年就在珠海设立全资子公司,首座珠海工厂于2021年投产,主要生产汽车、光电、手机类大批量PCB产品;珠海兴科则是兴森科技的核心生产基地,2020年封装基板项目启动、2022年珠海兴科半导体投产。2025年6月,珠海兴科布局再加码,备案集成电路封装基板扩产项目,投资额3亿元,聚焦超薄板、精细线路及SIP产品技术攻关。
这一过程中,珠海PCB产业还正沿着产业链上游生长。例如,PCB光刻胶细分市场龙头企业深圳容大感光,于2021年在珠海新建光刻胶基地,量产半导体用光刻胶及高端感光干膜。
如将视角放大道AI与智能硬件领域,深企加速“西进”珠海的现象更加明显。他们借助珠海产业政策、人才储备和区位优势,不断深化“深圳研发+珠海生产”的协同模式。
不久前,全球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影石创新挂牌上市。公开信息显示,影石创新位于珠海的特色产业园区已正式投入生产运营。该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,珠海基地将构建智能化自动的生产车间与仓储物流体系,并针对Pro系列等高端产品实施自主组装策略。
市场人士认为,随着AI产业进一步爆发,珠海PCB产业发展潜力还将持续释放,这对致力于加快构建优势突出的新兴产业势能的珠海而言,无疑是一次难得机遇。
全球竞争新秩序
PCB是绝大多数电子设备及产品不可或缺的组件,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性产业,也是全球电子元件细分产业中产值占比最大的行业,因此也被称为“电子产品之母”。
当前,随着AI、数据中心以及汽车电子等下游领域需求的持续推动,全球PCB产业发展迅速。一方面,PCB在层数、传输速率和材料性能等方面不断进化;另一方面产业增长势头较快,Prismark的数据显示,2024-2029年全球PCB产值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达5.2%。
此次景旺电子布局的高密度互连技术项目,是PCB高密度化的先进技术代表。据了解,此举旨在破解其珠海基地原有产能难以满足市场新需求的难题,以及适应AI端侧应用的高增长趋势。该项目计划于2026年中投产,预计形成年产80万平方米高阶HDI产能。
珠海PCB市场人士告诉南方财经记者,珠海头部企业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的电驱系统,因为制造精密复杂,通常选择与深圳的大型PCB制造商合作,可见珠海亟需补齐高端PCB制造产能。
正是在这样的行业趋势变化中,全球PCB市场掀起了新一轮竞争。
从2024年全球PCB产值头部企业的主要生产基地布局来看,中国仍是全球PCB产业的绝对制造中心。其中,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两大核心引擎。苏州是长三角的桥头堡,聚集了包括欣兴、沪电、紫翔和健鼎等众多台资和日资大厂。深圳作为珠三角PCB创新中心和总部基地,亦有着强势地位。
不过,受成本、要素、政策等因素影响,PCB产业也在加速流动并形成新的生态格局。
从国内来看,苏州和深圳两大PCB集聚地出现越来越明显的外溢现象,两地龙头企业加速向外布局,珠海、黄石、吉安、赣州、益阳等地,成为头部PCB企业扩张和转移的目的地;从国际来看,为了对冲关税壁垒和降低生产成本,一些中国PCB企业开始向东南亚布局产能,泰国成为最集中的目的地。
观察人士指出,尽管珠海已吸引了东山精密、旗胜、景旺电子、世运电路、兴森科技等多家PCB头部企业落户,产业发展势头较强,但若想在全球PCB产业新坐标系中向上再跃升,珠海还需加快向高端制造领域突围,从而在国内外的竞争格局中形成自身优势。